大卫·奥伊斯特拉赫(1908-1974)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他在小提琴演奏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同历史上任何一位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大师相比美,在世界音乐界享有崇高的威望。5岁起从敖德萨音乐戏剧学院的斯托里亚尔斯基(Stoliarski)学习,1926年于该学院毕业。1927年应邀赴基辅演奏格拉祖诺夫的小提琴协奏曲, 由作曲家亲自指挥乐队协奏,其演奏深受作曲家赞赏。1928年移居莫斯科,1930年参加首届乌克兰青年演奏家比赛获一等奖,1934年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副教授,1939年升为教授。1937年在布鲁塞尔参加伊萨伊国际小提琴比赛获第一名,从此闻名世界。二战中,他为前线而演奏,1945年与战后第一位访问苏联的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合作,在莫斯科演奏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反响极为强烈。之后,频繁在世界各地演奏,1954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1960年获列宁勋章。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以浑厚、温暖的抒情性著称,他的分句极有特色,善于通过揉指强调色彩的明暗变化,其演奏既有气势和幅度, 又柔美细腻,但处理作品往往比较粗。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曲目很宽,巴赫、贝多芬、柴科夫斯基、布拉姆斯的协奏曲以及和奥伯林合作的贝多芬、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都有很出色的表现。
这位犹太裔小提琴家是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重要代表 人 物,以充满诗意般的抒情性演奏见长,有着惊人的表现力和精深的技巧,演奏风格纯朴庄重,富于热情,能使音乐达到十分高超的艺术境界,他那甜美、纯净的音色和激动人心的感情,强烈地打动着听众的心灵,被誉为是“莫斯科的帕格尼尼”。同时代的很多作曲家都将自己的作品题献给他,如米亚斯科夫斯基、哈恰图良、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普罗科菲耶夫的小提琴奏鸣曲等。与之私交甚好的耶胡迪·梅纽因也评价其为“上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
1957年曾到访中国,1974年10月24日病逝于阿姆斯特丹,终年66岁。
《David Oistrach: Bach/Brahms/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s & Beethoven Violin Romances》
巴赫、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及贝多芬小提琴浪漫曲

版本: The Originals
发行时间: 1995年

专辑介绍:
20世纪的前苏联艺术家几乎没有谁曾经像大卫·奥伊斯特拉赫那样享誉海内外。他有着非凡的音乐才能和高深的艺术修养,以充满诗意的抒情性演奏见长,其惊人的表现力和精深以致臻于完美的技巧,演奏风格纯朴庄重、富于热情,能使音乐达到十分高超的艺术境界。他那甜美、纯净的音色和激动人心的感情,强烈地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从而能让他与任何类型的听众之间轻易地搭建起一道沟通、对话的桥梁,也使得其音乐会现场演奏和录音都受到普罗大众与音乐鉴赏家的一致的赞誉。大卫不愧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人民艺术家”,他在世界上也同样受到人们的爱戴,得到许多国家授与的博士、院士称号。同时代的很多作曲家都将自己的作品题献给他,如米亚斯科夫斯基、哈恰图良、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普罗科菲耶夫的小提琴奏鸣曲等。大卫还善于指挥,1972年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录制莫扎特协奏曲全集,除独奏外,他还兼任指挥,特别是他为儿子的演出所指挥的乐队,被人们传为佳话。
这里录制的巴赫的第一协奏曲,A小调,BWV1041。第一乐章没有明确的速度标记,按照惯例大家总是用“Allegro(快板)”来演奏,全曲由强有力的合奏开始。紧接着独奏小提琴带出一个略显哀伤的主题,在整个呈示过程中,乐队则起到烘托、映衬的作用,时而紧随、时而应答,最后以合奏结束整个乐章。第二乐章由固定低音构成这个行板乐章的基础,而独奏小提琴则有一段极具歌唱性的主题,抒情而委婉,几经转调、扩展,将整个第二乐章演化成一首美妙的变奏曲。第三乐章则为速度较快的意大利舞曲,旋律轻盈欢快。第二协奏曲,E大调,BWV1042,这是巴赫现存的这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乐队配置为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个一把以及古钢琴。第一乐章是快板,由十分热烈的全奏开始。这个三段体的乐章在结构上已经和现代奏鸣曲有很多相近之处,但并不算十分完整,整体风格依然延续着巴洛克的传统。主题旋律加以变化后,独奏和竞奏交错进行是主要的表现手法。第二乐章的慢板为c小调,以固定的低音主题为基础写成,是一首极其优美的变奏曲,听起来好似一股清泉流出,却又饱含着火一般的热情。第三乐章则为“非常快的快板”,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十分鲜明的意大利回旋曲风格,虽然标注速度很快,但实际上听起来却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
专辑曲目:
CD1: David Oistrach - Violin Concertos
J. S. Bach: Violin Concerto No.1 in A minor, BWV 1041
01. 1. (Allegro moderato)
02. 2. Andante
03. 3. Allegro assai
- David Oistrakh (violin & conductor) / Georg Fischer (harpsichord) / Wiener Symphoniker / AAA Stereo 1962
J. S. Bach: Violin Concerto No.2 in E, BWV 1042
04. 1. Allegro
05. 2. Adagio
06. 3. Allegro assai
- David Oistrakh (violin & conductor) / Georg Fischer (harpsichord) / Wiener Symphoniker / AAA Stereo 1962
J. S. Bach: Concerto for 2 Violins, Strings, and Continuo in D minor, BWV 1043
07. 1. Vivace
08. 2. Largo ma non tanto
09. 3. Allegro
- David & Igor Oistrakh (violins) / George Malcolm (cembalo) /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Eugene Goossens (conductor) / AAA Stereo 1961
10. Ludwig van Beethoven: Violin Romance No.1 in G major, Op.40
11. Ludwig van Beethoven: Violin Romance No.2 in F major, Op.50
- David Oistrakh (violin) /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Eugene Goossens (conductor) / AAA Stereo 1961

评论